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生中高发的时期,我省各地学校时有发生。为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在我们学校发生和蔓延,老师和同学们应该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抵抗传染病的入侵, 共同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以下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介绍。
一、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以及心肌炎、肌炎、脑炎等并发症,。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近几年成年人发病明显增多。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集体机构内易造成流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临床表现为发病前2~3周内有水痘接触史,出疹前症状轻微,可有低热、流涕、咳嗽、不适感等症状,皮疹常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现,随后在全身皮肤粘膜成批的出现斑丘疹,数小时内演变成水疱,有痒感,1~3天后变干和结痂。皮疹在3~4天内先后分批出现,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部,在四肢较少。而且斑丘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可同时并存于同一部位。水痘一般病情较轻,个别可发生肺炎、中耳炎等。一次患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 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所以一旦有上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到卫生所诊治;确诊后立即隔离治疗;如同时有几位学生症状相同,一定要报告卫生所。
卫生保健中心
2007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