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科技日报》:萤火虫新种点亮夜空经济
【发布日期: 2025-08-17】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暑期开始,位于四川成都的天台山萤火虫微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活着的萤火虫。它们和这里的萤火虫标本一道,立体化讲述萤火虫的故事,带给游客全方位的“逐萤体验”。

这些萤火虫叫“周氏萤”,是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团队历经三年驯化成功的半水生萤火虫新种。8月14日,团队指导老师、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教授王义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周氏萤”的发现、驯化和规模化养殖,破解了萤火虫保护和利用的长期矛盾,为生态保护和产业协同发展带来了全新可能。

我国明令禁止野生活体萤火虫售卖,但人工养殖萤火虫难度颇高。由于文旅、影视、科普等领域的需求旺盛,萤火虫“身价”不断抬升,不少人铤而走险,从野外捕获萤火虫。

目前我国主要驯化养殖的萤火虫为水生萤火虫雷氏萤,其幼虫阶段发光微弱,幼虫化蛹时部分个体存在滞水现象,羽化率也不稳定,难以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要。

因此,要有一种“稳态高效”的萤火虫——它好养活,发光周期长,发光亮度高,能满足景观构建的需求。

在王义平的指导下,一支年轻团队在3年前踏上了寻访萤火虫之路。“周氏萤”,正是得名于这种萤火虫的主要发现者、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森林保护专业学生周颐。

团队在远离城市光源的地方,寻找这些小小昆虫的足迹。他们的脚步范围从浙江周边逐步扩大到全国。每次都要徒步找寻,看到荧光点,团队就用捕虫网捕捉,放入瓶子,带到实验室做形态学和分子研究,确定萤火虫种类。如果捕获的是幼虫,就要养起来,看看饲养难度大不大,成虫发光亮不亮。“我们先后养过七八种不同的萤火虫。”周颐说。

去年7月,在一次偶然的野外考察中,团队在海南五指山发现了一种具有“稳态高亮”特性的突尾熠萤新种。该物种与已知物种存在明显差异,被命名为“周氏萤”。

“海南那次遇到了很大的暴雨,进度一度搁置,而且在山里,总会遇到很多毒虫毒蛇。”说起找寻萤火虫的往事,周颐也是轻描淡写,“反正出野外嘛,总会碰到这些情况。”

“周氏萤”是一种半水生萤火虫,和水生萤火虫相比,它抗逆性强,对生活环境的湿度要求没那么苛刻,而且更易驯化。

发现新种只是第一步,驯化才是真正的硬仗。师生团队以发光强度、繁殖能力和抗逆性为选育目标,筛选出前1%的优质个体,改善物种的遗传特性,让“周氏萤”更加适宜景观构建,更能满足商业化养殖需求。

要养好周氏萤,首先得确定它们生活的最佳“参数”,找到最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养殖密度……“我们进行梯度实验,控制不同变量,观察存活率,为‘周氏萤’幼虫长大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团队成员、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本科生袁冬煦说。

还要解决食物问题。在野外,这些小小萤火虫喜欢吃福寿螺、蜗牛和蚯蚓的尸体。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团队开发了以牛肉和磷虾为主体的优质蛋白复合凝胶饲料。“周氏萤”不挑食,对饲料接受良好,这就能保障幼虫发育需求,攻克了营养供给难关。

萤火虫幼虫到成虫的关键期是化蛹。在化蛹前,幼虫会给自己用泥巴盖一个蛹室,钻进去,待羽化成功再飞出。团队研究了搭建蛹室的泥土,确定最适合幼虫化蛹的泥土特性,为幼虫“盖房子”提供优质材料,提升它们的化蛹成功率。

在一系列攻关之后,养殖基地内的“周氏萤”已经繁殖到了第四代。今年,团队成立杭州萤晖生物科技公司,专注“周氏萤”的规模化繁殖与应用。

周颐表示,公司下一步还要开发萤火虫相关产品,打造萤火虫系列IP。“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推动‘周氏萤’成为生态景观标配,中期目标是开发萤火虫—生态复合系统,长期目标则是成为全球半水生萤火虫驯化标杆。”这些年轻人雄心勃勃。记者采访时已是夜晚,放弃了暑假休息的他们还聚在一起,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王义平对这支青年团队和他们的萤火虫也寄予厚望:“有了科技赋能,小小的萤火虫也能点亮生态与产业共生共富之路。我们希望,学生能带着这束来自五指山的光,继续点亮夜空经济。”

https://epaper.stdaily.com/statics/technology-site/index.html#/home?isDetail=1¤tNewsId=640cc855fb1d4644b42ed2e3a66b84de¤tVersionName=%E7%AC%AC02%E7%89%88%EF%BC%9A%E8%A6%81+%E9%97%BB  《科技日报》:2025.8.15


COPYRIGHT©2011美女的隐藏部位是什么图片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